年拍摄,凉山马帮在宁夏海原县呱呱山驮运建筑材料。
凉山很著名,但著名的有些尴尬,在人们普遍的印象中,那里是中国最著名的贫困地区。这种概念是潜移默化的,时间久了难免会遮蔽人们的视野,凉山因此变得陌生而遥远,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他身在何方。
了解一个地方,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那么,凉山在哪里?那里生活着什么人?他们从哪里来?他们创造了什么样的历史和文明……
年拍摄,西海固连绵的山丘。
年拍摄,马帮的骡子累到了。
年拍摄于木里县俄亚乡。晨光无声地晃动着花环,一朵芙蓉在最高最亮的地方绽放。
年拍摄于美姑县约乐乡。泼水抢亲。
年拍摄于木里县俄亚乡。透过水磨,看到的是下河背驮石头的马队。
神秘的古彝文是一种原生的古老文字,与甲骨文、苏美尔文、埃及文、马雅文、哈拉般文相提并列,是世界六大古文字之一。时至今日,这些神秘的图形文字依然被凉山彝族的神职人员“毕摩”所使用。西安半坡遗址出土彩陶上出现神秘图案,三星堆一些兵器上出现的文字符号,其中一部分就被彝族“毕摩”所破读。如果这些文字都与彝文有关,那么彝族文字距今至少也有—年的历史了……
年拍摄于木里县俄亚乡。牲畜贩子,听见有人要买马,迫不及待地从车厢里跳了下来。
年拍摄于木里县俄亚乡。古老的石巷,上边人等下边人走过去,才会跨过通天桥板。
年拍摄于布拖县,每位母亲都有疲惫的时候,她们静候着心中祈望的那件事。
年拍摄于昭觉县普诗乡,孩子更需要顾全脸面。
年拍摄于昭觉县普诗乡,村道马上就会铺上砂石。
年,一个叫庄学本的年轻人,乔装打扮成邮差的随从混入了凉山昭觉古城,他在住处用播放留声机的方法勾引彝人,彝人听后以为机中有鬼,因此天天有数百人进城参观,赞叹之余很多彝人和他结成了朋友,彼此混稔熟了,他也就有了充分的机会对他们进行拍摄和访谈。在此后的日子里,庄学本对凉山地区进行了长达8个月的影像考察,足迹遍及冕宁、昭觉、盐源、木里、泸沽湖等地。他运用人类学的调查方法拍摄了大量的人物肖像,将凉山人的体征、相貌、服饰、习俗等一一记录,成为中国最早运用照片记录人类学民族志的摄影家之一……
年拍摄于冕宁县拖乌乡,没好吃的东西招待老朋友,吉莫哈布忽然爬上了苹果树。
年拍摄于宁夏固原市彭阳县古城镇,凉山马帮从茶马古道来到了西北的西海固。
年拍摄于宁夏海原县贾塘乡。宋启祥已干了34年马帮。
年拍摄于木里县俄亚乡,石巷磨损着马也磨损了梦。
年拍摄于冕宁县彝海乡,阿牛是我,我们这里叫阿牛的人很多。
进入到21世纪,又有一位叫牛红旗的人走进了凉山。
牛红旗是一位富有人文情怀的作家,也是一位用镜头思考问题的摄影家。自年以来,他六进凉山,系统地拍摄了凉山的地理、地貌、文化、建筑、生活、生产、礼俗与信仰。他镜头中的凉山安适如常,不夸张、不渲染、不对比、不强调,甚至排斥观念的、唯美的形式表达,但当这些影像堆积在一起的时候,却向我们波澜壮阔地展现出了凉山的全貌,以及这块土地上深埋的人文精魂。
我一直在思考着这个人为什么会不远万里地从宁夏跑去大凉山去做这样的一个观察,是凉山和他的家乡西海固一样地贫瘠和落后?是凉山人和西海固人都具有的朴实敦厚、安分守己的共性?还是两地人达观寡欲、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品格?……
——王晓岩《策马凉山》
年拍摄于美姑县约乐乡。古碉楼。
年拍摄于美姑县农作乡,风力发电机的桨叶,填补了龙头山没有犄角的空白。
年拍摄于雷波县箐口乡,风不知什么时候撕开了为河岸疗伤的纱布。
年拍摄于盐源县泸沽湖,情人滩面对的湖面上传来一种如是叹息的声音。
年拍摄于木里县俄亚乡,麻布传人。
年拍摄于美姑县牛牛坝镇,这只耳环戴上很好看,像真金白银做的。
年拍摄于美姑县牛牛坝镇,男左女右,仿佛每个人手心里都攥着一把命运。
年拍摄于木里县俄亚乡,一把麻丝,经纺线妇女的手指会越拧越紧。
年拍摄于木里县俄亚乡、磨面时,可以趁机洗一洗衣服。
摄影师简介
牛红旗,上世纪60年代生于宁夏固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宁夏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固原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届北京大学汉语言文学访问学者,21届鲁迅文学院高级研讨班结业。
摄影作品在《中国艺术报》《中国摄影》《大众摄影》《摄影世界》《中国摄影报》《人民日报》《南方周末》《腾讯新闻》《澎湃新闻》CCTV9、CCTV10等多家媒体播发。作品荣获第二届阮义忠摄影人文奖第二名,入选第28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荣获宁夏第九届文学艺术二等奖、十届文学艺术一等奖,宁夏第十届摄影艺术展金奖等奖项。
文学作品在《文艺报》《青年文学》《十月》《诗刊》《北京文学》《大家》《星星》《诗选刊》《散文选刊》等三十多种正式报刊发表,荣获第六届冰心文学奖优秀奖等奖项。
出版有诗集《地面》,摄影散文诗歌集《失守的城堡》,长篇非虚构《七沟十八弯》,摄影集《疼水我的西海固》,以及摄影集《凉山策》等著作。
.相关推荐.
纪实影社画廊
▼
原标题:《牛红旗:凉山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