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有一条美丽的溪流,名叫大皎溪,发源于余姚市四明山镇唐田村一带,一路蜿蜒而下,穿越四明山大峡谷,形成了九曲胜景。
一曲北溪,二溪大俞,三曲李家坑,四曲茅镬,五曲周公宅,六曲杜岙,七曲下严,八曲细岭,九曲大皎,美丽的风景线。
春赏樱枫,夏玩水,秋赏彩叶,冬赏雪,四季宜行。
大皎溪的发源地,四明山镇唐田村,地处四明山之深处,村后的乌岩岭、白岩头、南培岭一带,是宁波的重要水系鄞江和剡江的分水岭。
岭之南,明溪之水流出亭下湖,与剡溪相汇,出溪口,称剡江,与县江相汇为奉化江。
岭之北,水流出唐田,一路蜿蜒而下,直至皎口水库,沿途形成了迂回婉转的大皎九曲胜景。
乌岩岭的一片金钱松树林,每逢深秋时节,树叶变黄落地,灿若黄金铺路。
从唐田村通往奉化区溪口镇壶潭村的古道,通过金钱松林,因此被称为黄金古道,每年十月底至十一月初的赏秋网红地。
一曲北溪。
宁波市余姚市四明山镇北溪村,地处细北线、蜜北线和浒溪线公路的交汇点,正好位于宁波四明山区的中心位置,可谓宁波的四明山心。
北溪村民以卢姓为主,卢氏原居山东,是水浒传中的卢俊义一脉。
两宋之交,天下纷乱,卢氏避乱南迁东阳,后裔中有个名叫卢谷良的人,出任奉化州判,居官三年期间,“至北溪,见豁然开朗,环峰带涧,山明水秀”,遂隐居于此,初名卢埠头,后名北溪。
北溪之名,与源于杖锡方向的南溪相对应,南溪汇入北溪,继续蜿蜒而下。
连续S型的北溪之水,穿村而过,村民世居风景里。
常有网友问颖之,宁波市内欣赏红枫的最佳地点在哪里?
颖之回答:宁波市余姚市四明山镇北溪村,山环水绕,红枫绵延,特别养眼。
红枫,是一种比较特别的观光植物,每年红两次。
一次红在春天,另一次红在深秋。
如果喜欢赏红枫,不妨春秋两季到北溪。
二曲大俞
北溪之水与青龙潭水在双溪口相汇于大横山水库,下游即是二曲大俞。
余姚市大岚镇大俞村,村民多姓俞,明英宗朱祁镇天顺年间,即公元—年期间,名著江南的“五峰俞氏”后人,原居嵊州东部覆卮山乌坑的俞广东、俞广禄兄弟,迁居至此。
俞氏兄弟以烧碳为生,与定居于此的唐氏、竺氏、高氏、邓氏为邻,俞氏后裔人丁兴旺,遂名大俞村。
穿村而过的溪流,当地人称为大俞溪,村舍傍溪而筑,村民沿岸而居。
大俞溪古称漭广溪、簟溪,从双溪口、十八井孔、淡竹滩,至倒岩下进入双井龙潭,再过鱼仓和鳗仓,再流经平缓的大俞村,出庙前潭、黄沙潭,到石条坑、榧树潭,由于筑坝截流建水库,改变了原有的自然风貌。
三曲李家坑。
大俞溪水汇聚罗汉谷之水,经榧树潭水库,即为三曲李家坑。
宁波市海曙区章水镇李家坑村,村民以李姓为主,据宗谱记载是大唐李世民后裔。
公元年4月,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殉国,明朝覆灭,天下纷乱。
原本居住在浙江永康的李世民后裔龄一公李龚荐,为避战乱,携家小迁隐于此,渐成大村落。
村中存有清代建筑李氏家庙,始建于康熙年间,对联讲明了李家坑人的来龙去脉:
由永邑来此子孙瓜瓞绵延,
承大唐遗风家族飞黄腾达。
年,李家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溪水绕村而过,状如月亮湾,这种地貌与下游的杜岙村和下严村,非常相似。
村民环溪而居,两山夹峙之中,靠山临水,避世而独立。
世居深山,溪水清澈,空气清新,村中高寿老人较多,年,李家坑被评为宁波市首批长寿村。
四曲茅镬。
李家坑溪水继续蜿蜒而下,穿越四明山大峡谷,汇聚柿林村方向来的赤水溪,汇入周公宅水库。
水库水域尽头的龙尖头山坡上,是原茅镬古村所在地。
茅镬村民都姓严,据载是汉代著名隐士严子陵后裔,从余姚迁居杖锡化桃村,多年前再分迁至茅镬。
茅镬古村因古树群而闻名,金钱松、银杏、榧树、枫香等树种,深秋时节,茅镬就是一个绚烂的彩色世界,名副其实的赏秋胜地,颖之十余年之间游历25次。
年,茅镬古村拆迁,村民大多安置于洞桥镇茅镬新村。
年开始,茅镬古村原址开辟建设为古树群公园,免费开放。
年5月18日,宁波市启动了四明山区“”路网工程,重点工程就是建设隧道公路,隧道出口就在茅镬古树群公园对面的低坪电站旁,出隧道后与蜜北线公路相通。
茅镬古树群公园,将迎来更多人流。
五曲周公宅。
年2月18日,周公宅水库正式开建,年4月下闸蓄水,改变了这一带的自然风貌。
茅镬村至周公宅村之间,原有里岸村和外岸村,已经被淹没水底。
原周公宅村,建成了水库大坝,村庄遗址已在浩渺水底之下。
年春节后,村民搬迁至海曙区洞桥镇沙港口,村庄名字仍叫:周公宅。
周公宅村民不姓周,姓陈。
陈氏原居龙观乡后隆村,再分迁至鄞江,明代末年,陈信中携家小迁居而来,因居住的峡口形似酒瓮,地名始称“酒瓮宅”,亦称“甃瓮峡”,后人谐音而名:周公宅。
陈姓人家发展较快,周公宅村成了原赤水乡政府所在地,陈氏人家还分迁至附近的乌坑、陶坑等村落。
周公宅村民现居洞桥镇,宁波每年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地方,就是洞桥镇。
村民说,每年台风洪涝期间,来自老家的水,都会进入新村的屋,真的太难了。
六曲杜岙。
周公宅水库大坝下游就是六曲杜岙
海曙区章水镇杜岙村,因为修建周公宅水库,沿溪而行的蜜北线公路被水库阻断,深入四明山的路,从细岭村改道为细北线。
杜岙村沿线,成为了外人少至的清静之地。
杜岙村,因为村庄的地形,状如肚皮而初名“肚岙”,后人谐音雅化为“杜岙”。
村民不姓杜,多姓徐。
北宋末年,有个大臣名叫徐汝英,因主张抗金受到排挤。
为避战乱,徐汝英携家人从老家山东南下,来到杜岙隐居,奉西周时徐国国君徐偃王为始祖,历经近年,成大村落。
溪流沿岸,下严、黄泥弄、年岙、里宅、外宅,五个自然村沿溪而居,合称杜岙村,介于皎口水库和周公宅水库之间,山环水绕,风景宜人,称为杜岙生态谷。
七曲下严。
下严是杜岙村的一个自然村,溪绕村前过,状如月亮湾,这种地形与上游的杜岙和李家坑极为相似。
下严村民不姓严,多姓杨、张等姓,杨姓人家从下游的大皎分迁而来。
下严原称“下碾”,因溪边有一水碓碾子而名。
“碾”字较难写,就谐音简化成了“下严”。
年夏天开始,下严村意外走红网络,原因就是有自媒体拍了在溪边树上荡秋千的视频,把下严村说成是宁波的泸沽湖。
水上秋千,看起来飘逸浪漫,因此迅速走红网络。
游客蜂拥而至,想去下严村荡秋千,到了之后才发现根本就没有秋千可荡,因为自媒体拍了视频后就把秋千撤走了,但是下严村却从此走红。
如果遇到上游的周公宅水库放水,溪水清凉袭人,仙气飘飘,美轮美奂,确实是夏日避暑胜地。
八曲细岭。
皎口水库南翼的尽头就是章水镇细岭村。
细岭村原本居住于细岭之下,细而窄的山岭,由宽而细,再由细而宽,故名细岭。
细岭村民多姓徐,明代万历年间,徐圣修自慈馔孔岙徙居细岭,渐成大村落。
这张照片拍摄于年,成为了细岭村原址的绝照,可以想象到曾经的细岭村也是一个热闹的古村落。
山环水绕,地貌呈扇形放散状铺展,形似月亮湾,与上游的下严、杜岙、李家坑极为相似,同一条溪流,四个月亮湾村庄。
年5月,皎口水库正式动工开建,年1月竣工。
在水库建设期间,同步进行着大规模的移民工程。
细岭村原址正好位于水库淹没区的尽头,因此也在搬迁之列。
遗址种植了一片水杉林。
年,细岭村搬迁到了上游五百米的后庄,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细岭村,两山夹峙之间,依山傍水。
年,细岭村、南山村、北山村、下塘村,四个村庄合并为大皎村,村委驻地就在细岭村。
九曲大皎。
皎口水库浩渺的水面下,原有规模庞大的古村落,名叫大皎村。
大皎村民以杨、李、夏等姓氏为主,南宋宝庆年间,杨氏始迁居于此,至今近八百年,成村成乡,曾是大皎乡政府所在地,年,大皎乡并入章水镇。
古村内曾经古宅遍布,牌坊众多,曾有“大皎人的屋样,小皎人的田样”之说法,数百年的银杏树参天林立,沿溪而植的十里银杏林,蔚为壮观!
年4月20日,宁波沦陷,宁波的行政机构在俞济民所率警察部队的保护下,转移至大皎。
年5月30日,那一天是端午节,日军四百余人,拂晓时分兵六路围剿大皎。
大皎村被焚沦为废墟,村民被烧死、杀死,及之后病死、饿死,达多人。
战后,大皎村民没有得到战争赔偿,自力更生,重建家园。
七十年代修建皎口水库期间,三分之二的大皎村民,分迁至鄞西平原的集士港、古林、石等地,三分之一不愿迁出的村民,分迁至大皎溪两岸,形成了现在隔溪相望的南山村和北山村。
大皎村原址和十里银杏林,渐渐被水淹没。
年初,因持续冬旱,淹没水下四十多年的大皎村遗址,重见天日,再现人间,一度成为了网红地。
雨季来临后,大皎村遗址重新淹没于浩渺之水底。
大皎九曲,此前尚无文人墨客有此说法,系颖之首倡。
宁波水系中,剡溪九曲、明溪九曲、大皎九曲,三溪并立。
大皎溪和小皎溪相汇于皎口,水出皎口水库,称为樟溪,亦称章水,下游汇聚龙观诸流,经它山堰分流为鄞江和南塘河,奔江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