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泸沽湖,摩梭文化的最后一片净土,奉行男不婚,女不嫁的生活方式。而湖畔的蒗放村,居住着普米族、摩梭人。为了解本地的摩梭文化,经朋友介绍,走进蒗放阿舅大侠家。
阿舅大侠名为杨顺民,摩梭名字为根汝多吉,55岁,火塘边,听阿舅大侠讲他家的故事。
母亲,也就是如今80老祖母,是摩梭人,家在泸沽湖的另一村庄,父亲是普米族,做马帮。父亲与母亲走婚时,有了阿舅与他妹妹。
而父亲与母亲走婚第十五年时,因父亲家中没有主事的女主人,所以把母亲“请”入家门,管理主持家业,母亲带上他与妹妹一起来到蒗放村。普米族的生活方式与摩梭人非常相似,不嫁不娶,所以用“请”字。
而阿舅与父亲一样,年轻时也是马帮,运送核桃、辣椒、茶叶、布匹等;从蒗放到永宁、拉伯、羊子脑壳,再到丽江玉龙雪山的云杉坪,山高路远、峭壁深涧,来回9天,非常辛苦。
并不像现在有畅通公路,那时所有货物的长短途运输全靠人背马驮。阿舅仍然保存着做马帮时用的马鞍,保留着一份记忆。
或许想起路途的艰苦,阿舅唱起马帮歌:“人人都说赶马好,可怜不过赶马人,吃过多少罗锅饭,丢了多人冷火炭!”歌声把茶马古道的风餐露宿情景又重现再现。
而年轻时的阿舅也走过几段婚,20岁与现在的女主人王库姆走婚时,生下一对儿女。而同样走婚第15个年时,阿舅的妹妹病故,老祖母年事已高,阿舅又把王库姆“请”进家门,做家务,服侍老祖母。阿舅把妹妹的小孩培养大学毕业,直至工作。
女主人王库姆谈起当年走婚时说,她16岁,她家的田地与阿舅家田地毗邻,在田地劳动、湖边游泳时认识,一起跳舞唱歌,之后两人约好走婚。
阿舅说,走婚要有一定的仪式,男方亲戚带上酒、米巴巴去女方家,意思是公开走婚信息,别人就不能去女方家走婚了。
而今阿舅与王库姆的儿女在外地工作,王库姆带孙女,阿舅在当地酒店上班,看他酷酷的外形,游人说有点像张纪中导演,他开玩笑说,形象代言人,做“三陪”,陪客人聊聊天、陪客人喝喝茶,也陪客人游湖,介绍摩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