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四川省气温逐渐上升,进入夏季多雨季节,学生涉水、下河游泳洗澡现象逐渐增多,全国多地接连发生多起中小学生溺水事故,造成多名学生溺亡,令人十分痛心。广大监护人一定要切实加强对孩子的防溺水教育,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大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和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不擅自下水施救)。要反复告诫孩子远离水塘、河流、湖泊、水库等危险水域,不玩水、不戏水,防止溺水、落水等意外事故发生。
注:泸沽湖景区全域禁止下湖游泳、洗澡、嬉戏。(举报-,急救—)
浙江温州苍南县玉苍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6月22日下午发生溺水事件,3名河南籍男孩在景区内游玩时私自下水游泳嬉戏,最终不幸溺亡。
△事发地卫星图
出事池塘水深在2米到3米之间,边上都设有围栏和警示标志,“从景区监控上看到,溺水事件发生在6月22日下午1点40分左右,两名男孩脱掉衣服在该池塘内戏水,互相玩闹导致一人落水,另外两名男孩遂伸手施救,最终导致3人先后溺水。”
3名男孩年龄分别为18岁、17岁、17岁,河南洛阳人,其中两人为亲兄弟,当天下午遗体已被送至当地殡仪馆。
今年入夏以来
溺水事故高发
广东、广西、重庆等地
先后发生多起溺水事件
令人痛心
?5月3日,桂林全州3名小孩在水库溺亡
5月3日13时01分,桂林全州县龙水镇大仙村委大仙水库附近3名小孩(2男1女)自行下水洗澡,溺水死亡。3名小孩系堂兄妹关系,最小的才5岁。
?5月23日,33岁湖南小伙为救落水男子,不幸溺亡东江
5月23日凌晨2时许,东江惠州市博罗县龙溪段,33岁的湖南籍男子唐胜平,为救一名落水的网鱼男子溺水身亡。
?6月5日,2名中国留学生下湖游泳溺亡,年仅23岁
6月5日,4名中国留学生去往肯塔基州詹姆斯敦市(Jamestown)的坎伯兰湖(LakeCumberland)旅游,两名男生下湖游泳失踪,不幸溺亡。两人来自中国,是俄亥俄州迈阿密大学的学生,均为23岁。
?6月14日,广东湛江一小女孩沙滩走失,溺水死亡
6月12日,广东湛江一小女孩在奥体中心沙滩走失,后在坡头区龙头镇米稔村海边发现其尸体。初步判断为溺水死亡。
?6月16日,广东茂名三男子相约河里游泳,均不幸溺亡
6月16日19时许,刘某财、刘某康、刘某钦等十人相约到茂名市罗坑镇甘坑村里联河游泳,期间刘某钦发生溺水,刘某康与刘某财跳下水中欲救刘某钦,造成三人溺水死亡。
?6月18日,惠州叔侄结伴到野外溪流游泳,侄子溺亡
6月18日,惠州沥林一条野外溪流发生溺亡事件,叔侄俩结伴来到沥林一条野外溪流游泳降暑。既没戴游泳圈也没有采取其它安全措施,游泳过程中17岁男子吴某沉下水底,发生意外。
?6月21日,重庆1名小学生落水,7人施救,8人均不幸溺亡
6月21日,重庆市潼南区米心镇小学学生在河滩处玩耍,一名学生不慎失足落水,旁边7名学生前去施救时一并落水。8名落水青少年被打捞出水时,均已无生命体征。
6月22日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
特发布年第3号预警
严防溺水
预警提到,6月21日,重庆潼南区发生8名小学生溺亡事件,令人震惊,令人痛惜,给各地各校再次敲响了警钟。预警提醒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学校务必引以为戒,认真落实防溺水工作各项要求,尽最大努力防止此类事件发生。
溺水事件频频发生
需要我们时时警惕
别让悲剧再发生
溺水后如何自救
1、溺水后要保持镇定,尽量将头后仰,口向上,口鼻露出水面后进行呼吸呼救。
2、不可以把手上举胡乱打水,以免身体下沉;双手划动,观察施救者扔过来的救生物品,迅速靠上去。
3、当施救者游到自己身边时,应配合施救者,仰卧水面,由施救者将自己拖拽到安全地带。
4、溺水后保存体力,等待救援是最重要的。会游泳的人如肌肉疲劳、抽筋也应采取上述自救办法;及时甩掉鞋子和口袋里的重物,但不要脱掉衣服,因为衣服能产生一定的浮力。
暑假到了
孩子是溺水事故高发群体
这些误区导致悲剧发生
一定要警惕!!
?误区一:溺水后都会大声呼喊?
我们在影视剧里看到溺水者总是双手乱挥、用力拍水、大声呼救,其实真正的溺水并不像这样!
溺水总是悄然发生的!溺水者往往想呼喊却发不出声音,特别是孩子。
有的孩子在泳池中溺水,看起来却像是“趴”或“站”在水中发愣,而此时,孩子可能已意识模糊,应尽快将孩子抱上岸救治!
?误区二:会游泳就不会溺水?
有很多人认为只要会游泳,在水里就很安全,就不会发生危险,从而放松了警惕,这个误区不知道害死了多少人。
其实从近年来发生的溺水事故看,多数孩子都会游泳,但他们往往忽略了这些状况:
水下的世界很危险,特别是水库、池塘、河流等野外水域,在这里面游泳,水草可能缠住你的脚、碎石可能划破你的脚、淤泥可能陷住你的脚……让你无法施展你的游泳技术,进而发生意外。
并且你的身体状况,腿部抽筋、身体疲劳、空腹等也会让你无法正常游泳,从而导致溺水。
?误区三:手拉手就能救上来溺水者?
我们不时地会在新闻上看到手拉手救人,最后导致多人溺水的悲剧,每次听到这样的案例我们都很揪心。
我们都能理解,看到亲人或同伴突然溺水,在情感上、道义上,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都是自己去拉一把或拽一下,但这一拉往往是徒劳的,甚至还可能让自己溺水!
救人的方式有千万种,但这种手拉手救人的方式死亡率是最高的,因为结成“人链”后,一旦有人因体力不支而打破“平衡”,就会让多人落水,导致群死事件。
不管当时情况多么危急,我们都要在理智上保持清醒认识:救援溺水者是很有技术难度的,没有受过水中专业训练的人员,很难救援成功,特别是对孩童来说。
素材来源:天目新闻客户端综合温州都市报、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明湖、
鄞州新青年、网络
转载请注明来源
举双手欢迎小伙伴们投稿!
无偿投稿邮箱:sclg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