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洱海泛起层层涟漪,海菜花随波起伏,水草仿佛荡成了一曲优美的旋律。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洱海,彷佛一幅醉人的优美生态画卷。9月5日,“大地文心”生态文学作家云南采风团走进这里,不仅见证了洱海因生态廊道建设,生态得到修复、水质得到改善的生态之美;也看到了生态廊道在人与湖之间划出了一条物理界线,将沿岸各具特色的白族传统村落连接在一起,人们依靠好山好水发展民宿旅游的生活之美。
水质改善,海菜花面积从去年10万平米增长到今年56万平米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苍山洱海早就用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俘获了人们的心。
洱海并不是海,它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海拔仅次于泸沽湖、面积仅次于滇池。作为大理人民的“母亲湖”,它抚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大理人,生态地位极其重要。然而洱海的命运也曾一波三折。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流域经济发展、人口聚集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洱海一度因水质下降而“黯然失色”。保护洱海早已刻不容缓。
在采风过程中,作家们了解到,为了扭转洱海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大理开展了洱海生态廊道建设项目,主要包括五大工程:多公顷的生态修复和湿地建设,公里的环湖生态廊道和若干环境监测站点,涉及23个村户居民的生态搬迁、30公里污水管网的完善和5个带有湿地修复功能的科研实验基地。
洱海生态廊道讲解员环义山向采风团介绍道,“这一系列举措能有效削减入湖污染负荷、改善洱海水质,提高洱海生物多样性和洱海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保护洱海的一道重要绿色生态屏障。”
不远处的湖面上游来一只小鸊鷉,沿途总能见到停歇在树上和水岸边的白鹭,这让作家们无不感叹于洱海生态之优美,也更加惊叹于湖中海菜花的纯洁与美好。
停歇在树顶的水鸟。肖琪摄
这一切都得益于洱海水质的改善,年、年、年1至6月份,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洱海水质评价结果均为“优”。如今,随着水质的改善,一度消失的“水质风向标”海菜花,更是覆盖了洱海56万平米的水域。海菜花在洱海里的再度盛开也标志着湖泊治理已经从水体改善向生态修复的转化。
“20年前,我曾见过洱海。”采风团团长、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黄亚洲惊叹于如今洱海的一幕幕景象,“公里的生态廊道串联起大片的绿地和植物,生态廊道旁边的村庄都干净、整洁、漂亮,洱海的治理下了很大功夫。”
巡河人员正在清理河道。肖琪摄
洱海生态廊道建设带来生态之变、生活之变
洱海之滨有一个具有多年历史的白族自然村落——古生村。55岁的村民何利成是喝着洱海水长大的。他的生活变迁是洱海治理的另一个侧面,用他的话说,“我的命运与洱海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像何利成一样,生活在洱海边的人们靠水吃水,很多年以前是靠着打鱼、养鱼维持生计。但随着洱海水质的恶化以及治理的需要,他们需要为生活找到新的突破口。于是,村民将目光放在经营客栈上。“年,我开起了古生村第一家客栈。”何利成向采风团介绍道,“年6月30日,《大理市洱海生态环境保护‘三线’划定方案》正式实施,根据方案,我家的客栈部分区域处于‘红线’范围内,需要拆除平方米。”
洱海边的民宿。肖琪摄
“虽然心疼难受,但我明白只有把洱海保护好了,我们的生活才能变得更好。”何利成的讲述让采风团感受到洱海沿岸村民为了保护母亲湖所作出的牺牲和贡献。
“走进洱海,一边记录一边收获。”中国海关传媒中心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华静期待通过更多洱海保护的生动故事找到呈现洱海生态之变的灵感。
而洱海的生态之变也给沿岸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生活之变。生态廊道在建设过程中,坚持“自然、生态、野趣、文化、智慧”的理念,聚焦洱海保护生态线、历史文化展示线、旅游发展转型线的定位,将其打造成与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为一体、浑然天成的生态艺术品。好生态带来了高人气,截至年7月,累计入廊体验游客已达.81万人次。
在洱海生态廊道游玩的旅客。肖琪摄
“走进烟雨濛濛的洱海,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景致的变化,更多的是当地村民因保护洱海而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李开毅表示,“这样的洱海能触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种新景致。”
对于何利成来说,每天到生态廊道散散步的幸福感别提有多美好,“为这条保护洱海的屏障出过一份力,走在上面格外踏实。”
来源
中国环境
原标题:《“大地文心”云南行——在洱海,走进绵延公里的生态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