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县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了60万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被称为“千古奇人”。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
万历三十六年,二十二岁的徐霞客终于正式出游。临行前,他头戴母亲为他做的远游冠,肩挑简单的行李,离开了家乡。从此,直到五十四岁逝世,他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旅行考察中度过的。
这期间,徐霞客在云南时与木增土司关系匪浅,不过两人之间的友谊向来不受后世历史学家重视,不在研究的重点上。今天我们能掌握的资料,大多是云南学者或徐氏后人所提供的,有研究价值的亦寥寥无几。仔细梳理其中的线索,我们便会发现其中有许多问题扑朔迷离。
首先,在徐霞客进藏之前,为何身为好友的木增土司要一再阻止?
原本,徐霞客可以完成进藏勘察长江源头,在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终因好友的阻拦功败垂成,成为徐霞客这辈子最大的憾事。关于这一点,现在的史学界研究众口一词,徐霞客之所以被阻,完全是因为好友木增土司惦记他的安危,所以才阻挠了徐霞客的行程。
第二,如果事实仅此而已,倒也没什么值得奇怪的,偏偏徐霞客在进藏受阻之后,想要去泸沽湖寻访传闻中的女儿国,这一行程同样遭到了木增土司的阻挠。不得已之下,徐霞客退而求其次,想要改变行程去石鼓地区考察金沙江,以证明岷江、金沙江与长江之间的源流关系。
从地理条件来看,徐霞客去金沙江的路途并不遥远,而徐霞客的行程完全在木增土司的治理范围内,为何木增土司还要阻拦呢?诡异的事就在这里,就在这“三求三拒”的冲突中,木增土司阻拦徐霞客的初衷变得十分耐人寻味。显然,木增土司未必是只考虑到徐霞客的人身安全。
若是如此,他就不会同意让徐霞客去大理保山。相比于此前徐霞客拟定的行程来看,南下保山未必绝对安全。所以,木增土司极有可能是在掩饰什么,照顾徐霞客的个人安全只是他的借口罢了。
所以,笔者认为,木增土司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阻挠徐霞客,是因为他始终担心徐霞客会探知到自己的秘密。
什么秘密呢?
西藏地区的军事部署情况。
我们知道,徐霞客是个著名地理学家,而且他的笔记往往是十分详细的。徐霞客此前“三求”的行程中,极有可能经过了西藏布防重镇。为了防止徐霞客泄露军事机密,所以木增土司才阻止徐霞客的行程。
笔者的推敲并不是空穴来风的,从徐霞客的游记中我们可以看到,木增土司始终没有让徐霞客参观过自己的家,也就是木府。唯一可以解释得通的,就是雄踞丽江的木增土司忌惮中央,担心被皇帝怀疑不忠。木增土司的手下,有超过既定编制的兵员,或留了一些对抗中央的底牌。
结合当时的国势来看,这样的猜测不无可能。
当时的后金已经来到了山海关外,而李自成的人马即将攻陷北京。在这样混乱的情况下,木增土司势必要做好军事上的准备,且木增土司根本无法相信来自东南的徐霞客。
木增土司对徐霞客的态度是十分微妙的,面对徐霞客的到来木增土司表现出极其热烈的欢迎。在游记中我们可以看到,木增土司对徐霞客的招待可谓无微不至,可谓五天一大宴,三天一小宴,连八十品这样用来招待三公的大菜都被端上餐桌,徐霞客临走前还得到价值千金的重礼。正所谓“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受到这般礼遇的徐霞客,接下来自然不会再提“无理要求”。
即便是徐霞客离开时,木增土司的热情仍未消减。
徐霞客在离开时途经鸡足山,偶感伤寒无法行走。木增土司听闻此事后,挑选了八个身强力壮的纳西族人,用滑竿将徐霞客送回老家。这段路足足走了五个月,共有四千里。徐霞客这辈子都没享受过如此礼遇,竟让人用轿子抬了几千里路。正因如此,即便在徐霞客临终之际,他仍不忘友人的恩德,吩咐儿子将自己的墓碑朝向西南方,也就是木增土司的方向。
木增土司之所以派人无微不至地照料徐霞客,贴身护送他回老家,现在想来其目的必不单纯,起码不是纯粹地考虑到徐霞客的个人安危。
更离谱的是,在徐霞客离开后不久,木增土司便失踪了。几乎在一夜之间,木增土司人间蒸发,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据丽江传说,在徐霞客走后木增土司便隐居深山修道了。
传说之言,可信度有限,木增土司究竟去了哪里?在徐霞客走后他遭遇了什么?时至今日,史学界仍无法给出合情合理的答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