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雅——牦牛国故地论古今
木雅与明正土司
木雅因为与后世作为康区四大土司的明正土司一脉相承,使其历史一直延续到近代。
木雅人(图片来自网络)
公元年忽必烈征大理时,其中路即经金川河谷、丹巴而至木雅草原,然后循玉龙西,经色巫绒(西吴绒),经九龙至冕宁、石棉过大渡河,经行山谷余里至金沙江。元军长途奔袭,后方空虚,且当时四川尚为宋军所占,因而沿途对“西番诸族酋长”招抚。凡附者,授以世袭官职并“单书及金银符。”西吴绒地方的木雅王即于此时附元,是为元初川康六安抚司之一的长河西安抚司。明初,长河西土司刺瓦蒙遣使朝贡,因命“置长河西等处安抚司,以刺瓦蒙为安抚使”。洪武三十年(),鱼通、宁远等各部均降,明朝乃合长河西、鱼通、宁远三土司为一,称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清代因袭其称,不过有时简称其为“明正土司”或“明正宣慰司”。木雅王升任管辖大渡河鱼通及咱里、德威以下各部的宣慰司后,不能再蜗居西吴绒而迁到打箭炉(打折多)来,建立土司衙门,以统管河西各部。
图片来自网络
“明正”就是“明代的正土司”的意思。为什么这一称呼一直延续下来,而且取代了它的本来名称呢?这主要是因为“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这一名称太长,拗口,如简称以“长河西土司”,又不能确切代表其身份,加之打箭炉为川藏孔道,又是茶关,清代前期平准噶尔之乱,征廓尔喀,征青海,平金川诸战役明正土司都积极参与,打箭炉亦是后方军事重镇,军务繁忙,公文力求简洁,所以凡提到该土司之处,为了省事,故简称为“明正土司”。因为是康熙帝这样称呼过的,所以也不犯忌。于是这一称号就被正式使用起来,年代久远后,人们习以为常,反不明其本义了。
百年前,那个叫“打箭炉”的地方是横断山脉中的一个宁静的小城(图片来自网络)
由于明正土司取汉姓为甲,遂有人附会说明正土司是果亲王之后,因纪念乃祖故明正、木坪两兄弟分为甲、木二字,如合二字则是为“果”字。并说女土司王幺么风流艳丽,果亲王来康时与其相爱,生此二子。此坊间趣闻惜无史料佐证。较为可信的一种说法是,明正土司之姓甲,是取其藏名译音的第一个字,即“甲木参”中的甲字。“甲木参”是藏语佛法胜利之经幢的意思,在汉译中有的译为“坚参”,故木坪土司为示区别,取汉姓为“坚”,实际上都是同一音的别写。
六巴乡(现已改称贡嘎山乡)色乌绒(喝吾)村的希颇,便是当年“西吴王”居住的地方(图片来自网络)
今天从康定营官寨沿力邱河翻鸡丑山到九龙,沿岸不仅有生态完好、山水相依的高原田园风光供你流连,你还能沿着当年木雅王迁徙的足迹,想像牦牛部落昔日的商业文化和长袖善舞的外交辉煌,以及绵延至今的悠久历史。还有那受到贡嘎母亲哺乳的家园情结,及其与周边族群的长久互动和族群迁徙与融合,仿佛是走廊地区多灾多难又丰富多彩文化的生动缩影。那呈灰黑色的坚固藏房和林中不时出现的古碉,相比丹巴华丽的藏房和挺秀的古碉显得朴实厚重,一如他朴实厚重的历史(藏文史载历史上的木雅五学者非常有名,但可惜都未留下详细记载)。近年藏房上一座座金碧辉煌的木雅经塔(过去只有寺庙才能拥有经塔,而今正如道孚民居一样,又有创新和发展),使之别具一格。
力邱河畔的木雅古碉(作者供图)
木雅人的演变史,不仅是解读康巴文化的一个密钥,是人类学研究的一个绝佳标本,也是一个风光旖旎之地。年在央视收视率达第二的《康定情歌》电视连续剧的外景就曾在这一带拍摄。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现代化新风的吹入,木雅人是否能够再现昔日的辉煌呢?!
木雅人(图片来自网络)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王怀林,藏名王扎西尼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康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自考祖籍西部,母系源鲜卑后裔,故不安份,喜流徙,两次进藏工作而乐此不疲。曾主编或参与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四川教育卷》《可爱的四川》《香格里拉丛书》《天府英姿》《巴蜀民间节日》等书;有专著《寻找康巴——来自香格里拉故乡的报告》《西部冲击——一个援藏干部的手记》《寻找东女国――从丹巴到泸沽湖的女国文化带》《魅力甘孜》公开出版发行;发表论文、文章50余篇并有获奖。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王怀林
配图:方志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