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奋斗百年·金沙筑梦”主流媒体云南行的记者走进泸沽湖。
AutumnEquinox
九月的秋雨,将位于云南省宁蒗县与四川省盐源县交界处的泸沽湖浸润得别具韵味,湖水清澈如镜,岸边的格桑花,海棠花竞相开放。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滋养着这一方土地,文旅融合的春风更为这里带来了蓬勃生机。
泸沽湖,居住着汉族、彝族、纳西族(摩梭人)、普米族、傈僳族等11个民族。近年来,泸沽湖景区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依托独特自然资源和多元民族文化,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文旅融合发展同步推进、有机融合,绘就了一幅“山水相拥、民族共融”的和谐发展新画卷。
永宁镇大洛水村是泸沽湖周围最早开发的村庄。曾经,这里的村民多以种植作物、放牧、外出务工为生,年收入一万元左右,生活比较艰辛。但随着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昔日的古老村落焕发“新生”。
自年被确立为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特色村寨创建项目点后,大洛水村紧紧抓住通车通路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的历史机遇,,筹集资金建成了洛水村民族文化活动中心,组建了演艺队。同时,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和古村落资源,打造民族特色村寨,通过开办民宿、客栈、餐馆,举办歌舞表演等方式,让各民族同胞融合进来,让各地游客参与进来,既实现了少数民族同胞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也真正做到了把游客留住,让游客走了还想来。
“站在民宿楼上放眼四望,湛蓝的湖水和黛青的群山旁,是古老又年轻的村落。”如今,大洛水村已成为很多游客到泸沽湖的首选落脚地。
无独有偶。泸沽湖畔的格萨古村落是摩梭部落最古老的村寨之一,古朴的民居建筑、原生态的摩梭民风民俗至今保存完整。近年来,村寨依托古村落特色资源,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通过深挖民族文化,联动餐饮、娱乐、住宿、观光、体验式旅游等产业集群共同发展的方式,以文彰旅、以旅兴文,不仅将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传递出去,也改变了深山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居民的生活与创收方式。
现在,走进泸沽湖景区,随处可见宣传民族团结的标语,随处都有穿着民族服装的少数民族同胞面带微笑为游客服务,他们用普通话、宁蒗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为八方游客讲述泸沽湖的动人传说,讲好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故事,用实际行动做好每一件游客服务工作,让身边的一件件小事累积成民族团结之风,吹暖泸沽湖,吹暖游客的心。
以山水为根,以文脉为魂,新时代的泸沽湖,坚持“不让一个少数民族掉队”的承诺,通过不断蕴深绿色发展的生态底色,深度挖掘民族文化精髓,建设特色文化阵地,探索出了一条以民族文化赋能文旅融合的特色发展之路,已成为云南全域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
迈向新征程,泸沽湖景区将以文旅融合为抓手,持续发力品牌打造、全域旅游、“美丽经济”,徐徐展开“风景秀丽、生态宜居、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的美丽画卷,在发展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文旅之沃土,浇灌民族团结进步之花。
文:朗昌艳
图:部分泸沽湖景区供图
免责声明本
云南民族广播——德宏傣语广播不仅可以通过短波千赫(SWkHz)、调频99.4收听,还可以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