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应陈怀祥等大理战友相邀动了去云南一游的念头,正好陝西临潼的吕成全战友也有此意,我们便约好在丽江会合。于是,3月2日开始了云南之旅。
我之所以想来泸沽湖源于这里就是传说中的女儿国所在地。泸沽湖,资料介绍系由地质断层坍陷形成,海拔.2米,平均水深45米,最深处米,居全国深水湖笫三位。水域面积57平方公里,径流面积平方公里,水中能见度11至12米,终年不冻,是云南九大淡水湖中海拔最高,水质最优的。湖水从东南面的四川草海出口经盖祖河流入雅砻江,一路向东然后汇入金沙江。湖水清澈湛蓝,风景秀丽。
从丽江出发去泸沽湖,汽车要开四个小时左右,一路都是上山下山再上山的盘山公路。途中随着海拔高低的变化经历了多云、下雨、和下雪的天气,当我们到了湖边却是洒满阳光的晴天,只是风有点大。
泸沽湖周边有十七个湖滩,散落着十四个自然村寨,摩梭人便在这里依山伴水而居,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
旅行社安排带我们游览的曾姓司机兼导游便是摩梭人(下面简称其大曾),古铜色的皮肤,人很朴实,话语不多,身上没有那种多年从事旅游见多识广的油滑。
摩梭人全民信教(达巴教),自元朝时接受了传入本地的藏传佛教。湖区有座喇嘛寺,是摩梭人每年农历七月和冬月举行盛大法事活动的地方。摩梭的善男信女在这里晒佛、祭太阳神,朝拜神象,触摸佛象,圣水洗浴,观格尔、巴俄″喇嘛舞,这段时间便成了摩梭人最隆重的节日。
摩梭人有走婚传统,终身男不娶、女不嫁,只缔结阿夏(情侣)关系。孩子出生前情侣关系密而不宣,孩子满月庆生时其父亮相,但孩子一直留在女方家里,由母亲在其兄弟帮助下抚养成人,俗称舅养外甥。孩子到了十三岁在奶奶(汉族称之外婆)卧房举行成人礼仪式,始认父。摩梭人是目前唯一保留母系社会特征的民族。民族两字只所以打上引号,是因为摩梭人并不是一个民族,而是被归为纳西族的一个分支。据是摩梭人的大曾讲,他们的传统习俗跟纳西族没半毛钱关系,只所以不能做为第57个民族,可能只是人口数量少的原因(现在也只有四万人左右)。
大曾话不多,然而在车上和我们说得最多的话题便是这走婚″。他说外面所传的走婚,把摩梭男子说成是毫无责任心的样子其实是误传。每个成年的摩梭男人有了情侣以后也还是专一的,只是彼此日常生活不在一起而已,男子在家都要承担帮助自己姐妹扶养孩子的责任(舅养外甥),这种义不容辞也是一种担当。摩梭人的家庭未来属于女人,这或许是被称之女儿国的由来。
走婚也是一种确定的婚姻关系,只是不领结婚证,大曾讲现在这种婚姻形式依然存在。过去,摩梭成年男人三件宝~松果、礼帽和腰刀。这三宝均是摩梭男人走婚时必备的,松果是大森林里釆摘的大松果,专门对付摩梭姑娘家养的大狗,礼帽是搁在姑娘卧房外以示此姑娘已有情侣了(汉话:请勿打扰[em]e),腰刀用来防身和攀爬姑娘家的阁楼以及挑开姑娘家窗户的木拴。介绍三宝功用时,大曾绘声绘色。
因为旅游开发,泸沽湖被揭开了神密面纱,很多汉族人来这里投资与旅游相关的产业,有些摩梭人开始被汉化了。大曾说如今的摩梭人走婚已经少有攀爬姑娘阁楼的事了,摩梭姑娘自会替自己钟情的摩梭男人留门。他自我介绍说他还是领了结婚证的,如今,他已经将家安在宁蒗县城。
泸沽湖美丽却不富饶。过去摩梭人的生活主粮是土豆和玉米,但由于山区地少,并不足食,家家都养些牛羊和鸡鸭,再加上釆摘些药材,日子在摩梭导游嘴里过得有些艰辛,只是无拘无束。大曾介绍针对摩梭人的扶贫是参照藏族的标准执行,但到手的却打了些折扣。一些住在山上的摩梭人并不愿意下山统一安置,而是更喜欢早已过习惯的那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
泸沽湖畔村寨里的摩梭年青人现在白天从事一些游人的接待、导游、餐饮、划船等工作,晚上每个村寨都会举办篝火晚会表演,和游人互动,身着摩梭传统服饰的姑娘、小伙和游人合影。他们之间没有恶性竞争,赚取的收入由村寨按照户人均分,十分和谐。
我们这次来游览的时间太短暂,如同跑马观花,映入眼帘的是自然山水的美丽,听闻的女儿国的传统风俗与传奇故事恐怕就是挂一漏万了。
泸沽湖是美丽的,蓝天白云,山青水秀;女儿国是神奇的,女子当家,掌握未来;摩梭人是纯朴的,勤劳勇敢,洒脱豪放。
希望这里的一切在融入现代文明社会的同时永葆其自然原本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