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云南玉溪,相信很多人马上会联想起那里的烟草和“抚仙湖”。
众所周知云南是中国的产烟大省,而抚仙湖则是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是珠江源头第一大湖,属南盘江水系,是国家一类饮用水源地,也是我国水质最好的天然湖泊之一,为了呵护这里的水质,在湖面上根本看不见任何机动船,居民居所也远离湖边。
好水质孕育着好环境,曾有人将抚仙湖与泸沽湖相媲美,但是我觉得抚仙湖有它不一样的美丽,也许白天的抚仙湖和泸沽湖一样,碧波荡漾,但因为泸沽湖位于群山之中,而且泸沽湖的面积远不如抚仙湖,所以抚仙湖这里的朝霞与晚霞之美是泸沽湖所不具备的。
抚仙湖中有座小岛:孤山。孤山(岛)位于抚仙湖中央,游客必须乘舟才能上岛,岛虽然不大,但今天岛上依然保留着许多自唐代以来的文化、旅游遗址,也给今天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民间传说,其中我觉得最动听的是烂柯坪传说和舍身崖故事。
烂柯亭传说:传说有抚仙湖边樵夫到岛上砍柴时,在岛上放下斧头观人下棋,棋毕拾斧,却发现斧柄(柯)已烂,回到村子,却发现儿时的伙伴绝老,才醒悟自己遇见了神仙...
舍身崖故事:在清代,有官员为保护抚仙湖民众遭匪杀害,加之国破家亡,愤不欲生之下,民众纷纷在“舍身崖”这投湖而死,后人在舍身崖边修建了“舍身亭”悼念。今日这里,只要风和日丽时,能看到抚仙湖上最壮观的“青鱼阵”,成千上万条青鱼在湖面上排成“鱼阵”,游弋在湖面上。
据史料记载,抚仙湖边早在公元前年就已有县制行政区域,所以今天我们在禄充抚仙湖畔就可以看见许多前人种植的古树,这些古树造型各异,也尽显岁月之沧桑,是一道非常不错历史与文明发展的风景线,它默默的给树下人讲诉着那曾经历过的故事。
抚仙湖景色之优美,不分四季,不分阴晴,不分早晚,景色总是别具一格,漫步湖边,泛舟湖面,总能给自己找到内心深处的一片纯净。
然而相信很多人并不知道,在玉溪辖区内有个地方叫澄江县,这里曾经生活着一种叫“云南虫”的鱼类以及其发现区域却震惊了世界,这种生活在约5.3亿年前寒武纪前期的浅海中的“小鱼”被认为是地球上最早的脊索动物,是生命之源。(澄江化石地展览馆内图片)
年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学者侯先光先生首先在澄江帽天山这里发现了保存得相当完整的寒武纪早期古生物化石群,她生动地再现了5.3亿年前海洋生命壮丽景观和现生动物的原始特征,命名为澄江生物群。
在这里发现了种类繁多的古生物化石,目前科学鉴定后认为这些化石中包含有40个门类,多个种的古生物化石,涵盖了现代生物的各个门类,还发现多种过去曾大量存在现已灭绝的动物新种,已超出现有动物分类体系,只能冠之以发掘地名来命名,如抚仙湖虫、帽天山虫、云南虫、昆明虫和跨马虫等。
中国云南澄江动物化石群与澳大利亚伊迪卡拉动物化石群和加拿大布尔吉斯页岩动物化石群并列为地球历史早期生物演化实例的三大奇迹,被称为20世纪最令人惊奇的发现之一。为保护这个化石群免受破坏,澄江划定了近1.8平方公里的保护区域: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
在澄江县城开辟有“澄江化石地展览馆”,展览馆门将生活在距今5.6亿年前的寒武纪时期的代表性的远古动物“三叶虫”做成萌萌的造型迎接八方客人。
展览馆用图片、标本、影像资料等生动的还原澄江化石地的发现及研究发展过程,各种远古生物被复原成一个个放大后的立体造型,人们在欣赏图片的同时,甚至还能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那些小如针眼的古生物化石。
在澄江生物地发现的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柱动物——凤娇昆明鱼和耳材村海口鱼化石(展览馆内图片)。